DB5304∕T 093-2024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玉溪市)

ID

4144DD20E90245C6B5854F1366AECCBE

文件大小(MB)

0.31

页数:

11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11.220,CCS CCS CCS,B 41 5304,玉溪市地方标准,DB 5304/T 093—2024,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2024 - 07 - 28发布,2024 - 09 - 27实施,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5304/T 093—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提出,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晶、徐聪、吕嵘、杨耀兰、罗晓燕、张晓舟、杨秋楠、宋诗雅、荚洪涛、吴明伟、杨曦、朱禹坤、杨晓橙、姚富安、杨程、罗福斌、王跃淞、王晨、仲立宏,本文件: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为资料性附录。 为资料性附录。 为资料性附录,DB 5304/T 093—2024,1,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 规定了 规定了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因子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因子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因子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因子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因子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因子 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风险因子 、评估 方法、 方法、 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划分 及确定和评估结果应用 及确定和评估结果应用 及确定和评估结果应用 及确定和评估结果应用 及确定和评估结果应用 及确定和评估结果应用 及确定和评估结果应用 ,本文件适用于玉溪市辖区内规模牛羊场布鲁氏菌病的风险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682-2023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8号),《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要点(第一版)》(疫控卫〔2022〕172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规模牛羊场 规模牛羊场 经当地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和一定规模的牛、羊等动物养殖场,其中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存栏100头或年出栏50头以上;羊存栏100只或年出栏100只以上,3.2,风险因子 风险因子 使或引起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以及发生感染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3.3,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 量化评价规模养殖场诸多方面发生动物疫病的可能程度,4 风险因子 风险因子,场址选择 4.1 ——与屠宰场、牛羊交易市场、畜产品加工场、动物诊疗场所、其他养牛场和养羊场的距离应在2000m以上,DB 5304/T 093—2024,2,——与主干道或村镇工厂的距离应在1000m以上。 ——与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居民生活区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 ——上风向3000m以内不应有屠宰场、规模养殖场、牛羊交易市场,场内布局 4.2 ——设围墙、防疫沟或其他屏障,围墙外设有隔离绿化带。 ——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严格分开且界限分明,隔离区位于生产区下风向。 ——道路硬化,场内清洁道和污染道分开且互不交叉,需要作出明显标识。 ——展示厅和装畜台在生产区边缘,下风口,并设有专用通道。 ——牛舍、羊舍间距符合NY/T 682-2023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设施设备 4.3 ——规模牛羊场入口处设消毒池,且消毒池的长度和消毒液的深度能保证入场车轮外沿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 ——牛羊舍地面(板)、墙面便于清洗消毒。 ——有引种隔离圈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各功能区之间交通口设消毒设施,生产区入口设饲养、管理人员消毒室。 ——有废弃物(粪便、污水、垫料等)、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设施。 ——场内运输车辆专用且不出场外。 ——有必要的防鼠、防鸟、防虫设施或设备。 ——有专门的给排水设施,采用雨污分离排水工艺。 ——各舍工具专用。 ——设有存放饲草、饲料的专用场所,人员管理 4.4 ——有驻场兽医,且不对外诊疗。 ——养殖人员岗位固定。 ——建立场外人员或者其他高威带毒人员禁入生产区等防疫制度。 ——饲养、防疫、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要了解布鲁氏菌病相关防控知识,且定期体检(含布鲁氏菌病相关检测),建立健康档案,饲养管理与卫生防疫 4.5 4.5.1 饲养管理,DB 5304/T 093—2024,3,——坚持自繁自养管理模式。 ——场内不饲养其他动物。 ——种牛、种羊不对外配种,也不和其他场交换种牛、种羊。 ——引入牛羊经检疫合格,并采取符合规范要求的消毒、隔离观察、检测等措施,不从高风险地区引入牛羊。 ——人工授精的精液经过布鲁氏菌病检测。 ——不与他人共用牧场。 ——接产人员按规范穿戴防护衣物、口罩、手套、胶靴,并且保证身体无伤口。产后清理场地、消毒,并对胎衣……

……